今天(星期五),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在交易大堂及展览馆举办了一场证券界人士聚会,数百名出市代表及嘉宾济济一堂,共同回首了香港证券业的发展,为场内交易时代划上了句号。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堂及展览馆即将启动装修计划,装修后将被命名为香港金融大会堂,继续推动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唐家成、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及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出席了今天的聚会,并与证券界代表合影留念。
交易大堂自1986年开幕后一直用作场内交易,见证了香港证券业的发展与进步。1993年,香港联合交易所(简称联交所,现为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正式推出自动对盘交易系统,香港证券交易开始全面电子化。1996年,第二代自动对盘系统推出,证券交易可经安装在交易大堂外的终端机进行。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参与者选择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进行买卖,场内交易大幅减少。
香港交易所计划在10月底租约到期后重新改装现有的交易大堂及展览馆场地,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地标——香港金融大会堂。装修后的香港金融大会堂预计将于明年一季度开幕,它将传承推广香港证券业的使命,可用于举办仪式、展览、会议及投资者教育活动。
交易大堂大事记
1986年4月2日 |
交易大堂投入运作 |
1993年11月1日 |
联交所推出自动对盘交易系统,香港证券交易开始全面电子化 |
1996年1月25日 |
第二代自动对盘交易系统推出,证券交易除了可经交易大堂终端机进行交易,也可经安装在交易大堂外的终端机进行 |
2000年10月23日 |
第三代自动对盘交易系统推出,证券商可为投资者提供网上交易服务 |
2017年10月27日 |
场内交易时代结束 |
请参阅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联交所证券交易的演变。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左三)、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左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左五)、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唐家成(左六)、立法会议员张华峰(左七)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左四)及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左一)与证券业界代表在香港标志性的交易大堂合照留念。

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感谢业界多年来对香港金融业的贡献。

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宣布,交易大堂及交易所展览馆在改装后将改称「香港金融大会堂」,并会继续传承推动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使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