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的《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研究调查2013/14》(涵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发现,各类投资者(包括本地及外地、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对H股指数产品的交易均有所增长。
H股指数期货于调查期内的成交量首次超越恒生指数(恒指)期货,成为2013/14年度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主要涵盖金融期货及期权)成交最活跃的期货合约。股票期权的成交量仍然是衍生产品市场之冠,占调查期内总成交量的48%(调查期末时共有74只股票期权类别)(见图1)。
2013/14年度所涵盖的产品合约总成交量为1.26亿张合约,较2012/13年度增加1%。过去10年,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的复式年增长率为23%。
2013/14年度调查的其他主要结果
-
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 (涵盖庄家盘及公司盘,即自营买卖)占市场总成交量的50%(2012/13年度为49%),占股票期权成交量的71%(2012/13年度为70%)以及占指数期货及期权成交量的31%(与2012/13年度相同)(见图2)。
-
外地投资者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量的27%,而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则占23%(两者数字与2012/13年度相同)(见图3)。
-
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量的19%(2012/13年度为21%),主要是来自本地个人投资者(16%)。机构投资者在2013/14年度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量的30%(与2012/13年度相同),大部分是来自外地机构投资者(24%)(见图2及3)。
-
按主要产品而言(见图4):
-
恒指期货:外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最大比重(占产品成交量的51%),交易所参与者的自营买卖及本地个人投资者的交易亦占相当大比重(分别占20%及19%)。
-
H股指数期货:外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最大比重(58%)。交易所参与者的自营买卖亦占相当比重(25%)。
-
小型恒指期货:本地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占最大比重(41%),而交易所参与者的自营买卖亦占相当比重(29%)。
-
小型H股指数期货:本地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所占的比重最大(41%)。交易所参与者的自营买卖亦占相当大比重(35%)。
-
恒指期权: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占最大比重(56%:其中51%为庄家盘),而本地投资者亦占相当比重(32%:其中26%来自个人投资者)。
-
H股指数期权:占最大交易比重的分别是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49%:其中23%为庄家盘,25%为自营买卖)及外地机构投资者(28%)。
-
小型恒指期权: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占最大比重(56%:其中55%为庄家盘),而本地个人投资者亦占相当大比重(38%)。
-
股票期权: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占最大比重(71%:其中65%为庄家盘),而本地投资者的交易亦占相当比重(20%:其中15%来自个人投资者)。
-
外地投资者当中,欧洲大陆投资者的交易占外地投资者交易最大比重(28%),其次是英国投资者(25%)及美国投资者(21%)。源自这些来源地的交易差不多全属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逾93%)。香港以外的亚洲投资者的总交易量占外地投资者交易的20%,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分别为9%及7%)(见图5)。
-
网上交易占个人投资者总成交量的67%(较2012/13年度的70%为低)以及占市场总成交量的13%(较2012/13年度的15%为低)(见图6)。
这项研究调查自1994年起每年进行。最近这次研究调查涵盖恒指期货、恒指期权、小型恒指期货、小型恒指期权、H股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权、小型H股指数期货及股票期权。这些产品共占2013/14年度研究期内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总成交量的99%。这次研究调查的整体回应率达93%,回应者于研究期内进行的交易占调查所涵盖产品总成交量的98%。
《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研究调查2013/14》的报告全文(只提供英文版)载于香港交易所网站。
注:
- 报告内的「市场总成交量」是指调查所涵盖产品的总成交量(以合约张数计)。
- 由于股票期权成交合约张数占市场比重相当高,即使其名义价值远低于其他期货及期权,其对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量分布有很大影响。
- 香港交易所的调查对象仅为交易所参与者,他们是按本身对客户的认识来作回应;而香港交易所是无法直接接触该些客户,亦无法核实这些客户的性质。
- 研究调查受到多项限制,例如交易所参与者有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客户买卖的真正来源地:交易所参与者可能将来自外地但经本地机构落盘的交易列作本地机构交易,反之亦然。因此,调查结果可能与真实情况有所偏离。
图1. 调查所涵盖产品的总成交量及个别产品所占百分比
(2009/10 - 2013/14)

注: 由于四舍五入之误差,数字的总和未必相等于100%。
图2. 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按投资者类别的分布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
(a) 整体市场
(b) 股票期权
(c) 指数期货及期权
注: |
(1) 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涵盖庄家盘及公司盘。 |
|
(2) 由于四舍五入之误差,数字的总和未必相等于100%。 |
图3. 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按投资者类别的分布
(2004/05 - 2013/14)
(a) 本地及外地

(b) 个人及机构

注:由于四舍五入之误差,数字的总和未必相等于100%。
图4. 衍生产品市场整体成交量及各产品成交量按投资者类别的分布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

注: |
(1) 庄家盘及交易所参与者的公司盘属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 |
|
(2) 由于四舍五入之误差,数字的总和未必相等于100%。
|
图5. 按来源地划分的外地投资者衍生产品成交量的分布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
#
|
2013/14年度,「亚洲其他地区」所报称的来源地有印度、印尼、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韩及泰国。
|
*
|
2013/14年度,「其他地区」所报称的来源地包括非洲、百慕达、英属维尔京群岛、加拿大、开曼群岛、库克群岛、中东及萨摩亚。
|
注:
|
由于四舍五入之误差,数字的总和未必相等于100%。
|
图6. 个人投资者的网上交易占衍生产品市场总成交量及个人投资者总成交量的比重
(2004/05 - 2013/14)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