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海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三年超越本地个人投资者,成为(以成交金额计算)香港交易所证券市场的最大投资者类别。本地机构投资者买卖的比重亦连续第三年上升。
《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2002/03年》结果显示,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期间,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占市场总成交金额58%,海外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占39%,其余的3%则来自联交所参与者(下称「参与者」)本身的买卖(指参与者以公司户口进行的买卖)。本地个人投资者占市场总成交金额的比重由上一年度的32%降至30%,本地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则增至28%(2001/02年度为24%而2000/01年度为20%)。海外机构投资者占市场总成交金额的35%,海外个人投资者则占4%。
英国投资者仍是最主要的海外投资者类别,占海外投资者买卖的25%(比2001/02年度的28%低),其次是欧洲其他地区 (24% ; 2001/02年度为23%),以及美国(22%; 2001/02年度为23%)。来自亚洲的买卖合计占海外投资者买卖的比重由上年度的20%上升至22%。新加坡和中国内地为主要亚洲买卖来源地,分别占海外投资者买卖的9%和8%;而中国内地的买卖比重更由2001/02年度占海外投资者买卖的4%上升一倍至8%。*
线上买卖在2002/03年度占个人投资者买卖的8.5%或占市场总成交金额的2.9%,与2001/02年度线上买卖水平相若。
这项调查将调查对象内的所有参与者按成交金额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占总成交金额比重相同的组别 - 大型经纪行有8家、中型经纪行有20家、小型经纪行有404家。差不多一半的本地投资者买卖(48%)是经由小型经纪行处理,而海外投资者买卖则主要经由大、中型经纪行处理(分别处理46%及39%)。来自英国的买卖主要经由中型经纪行(47%)及大型经纪行(46%)处理; 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买卖则主要经由中型经纪行处理(54%);而来自美国的买卖则主要经由大型经纪行处理(64%)。小型经纪行在处理来自亚洲地区的买卖方面所占的比重最大(41%)。
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自1991年起每年进行。在2002/03年度的调查中,香港交易所向调查对象发出问卷,对象包括所有大、中型经纪行以及从调查对象内小型经纪行中随机抽出占60%的小型经纪行。在发出的290份问卷中,有272份填妥送回,整体回应率以数目计是94%,以成交金额计是98%。调查结果是根据推算各类买卖占调查对象总成交金额的比重而计算。
《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2002/03年》报告全文可于香港交易所网站(http://www.hkex.com.hk/chi/stat/research/research_c.htm)浏览。
* 该项研究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参与者,他们是按本身所认为的客户来源地来回应该调查;而香港交易所是无法直接接触该些客户,亦无法核实该些客户的身份。
研究调查的其中一项限制,就是交易所参与者有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客户买卖的真正来源地。例如,参与者可能将来自海外但经本地机构落盘的买卖,列作本地机构买卖,反之亦然。因此,调查结果可能与真实情况有所偏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