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已制定方案,解决香港联合交易所交易系统于7月7日(上周五)曾出现的运作迟缓问题。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邝其志表示,事件的起因是第二代自动 对盘及成交系统内的两个买卖盘获编配相同的16位编码,因而导致该两个买卖盘交锁在主系统内,结果引致买卖盘积压而系统运作迟缓。邝氏指出:「时间编码的作用是为了确保所有输入系统的买卖盘均能妥为记录,并严格按照输入时序处理。」
邝其志进一步解释:「自动对盘系统主机内共有16个中央处理器,所有输入的买卖盘均会持续不断地分配到其中一个中央处理器处理。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买卖盘均会获编配不同的时间编码。然而,由于受到硬件的技术限制,尽管中央处理器的内设时计具有自动 校正功能,但每个时计之间仍存在些微时间差异。这些微差异有可能令两个中央处理器将相同的时间编码编配给同一股份组别内两个不同的买卖盘。在这种不寻常的情况下,系统主机将无法决定应先处理哪一个买卖盘,因而导致买卖盘交锁在系统内。
「联交所的资讯科技工程人员在周末期间已根寻到问题所在,并得出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临时方案,可应付买卖盘交锁在系统内的问题,另一个则为永久解决方案,可彻底消除同一股份组别内两个不同买卖盘获编配相同编码的可能性 。临时方案将会即时实行,一旦再出现问题时,也能在数秒内解决。永久解决方案则需要约两个星期才能准备妥当。方法是透过一套新引进的「股份组别时间编配程式」,代替原来由16个不同中央处理器编配买卖盘时间编码的做法。
「股份组别时间编配程式」会在同一个中央处理器上为同一股份组别内的股份编配时间编码。此举将能避免中央处理器之间存在时间差异的问题,并能确保同一股份组别内每个时间编码均是独一无二的。
「与此同时,联交所已于周末期间安装好实行临时方案所需的软件。在这个措施下,系统将自动 剔除处于交锁状态的买卖盘,并在数秒内要求交易员重新输入有关买卖指示。临时措施会在明天(7月10日)开市前开始运作。」
邝其志证实,由于第三代自动对盘系统在决定买卖盘输入时序方面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设计,因此同样问题将不会出现。香港交易所将会就这次事件向证券及期货事务监 察委员会提交一份详尽报告,说明事件的起因和解决方案。
邝氏强调,香港交易所将秉承服务承诺,继续提供一个运作不断、井然有序而且稳定可靠的交易系统。他说:「我们会致力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能维持在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