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的科技发展历程与精密工程
2024年6月12日
Richard Leung
衍生产品市场是一个国际性的竞争舞台。要赢得比赛,我们就要有胜人一筹的硬件和技术。
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资讯总监梁松光
John Hsu
精密工程是指一个精准作业,追求非常确定的结果。我们的团队需要的是高水平的工程技能,真正专注于解决微秒间甚至毫微秒间的问题。
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科技总监徐庆强

Thomas: 本集主持岑国誉(Thomas Shum)           

Richard: 本集嘉宾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资讯总监梁松光Richard Leung

John: 本集嘉宾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科技总监徐庆强(John Hsu


 

Thomas: 欢迎收听最新一集HKEXVoice。我们的管理层与业界专家不时通过这个频道分享他们对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些见解。香港交易所刚刚宣布开发領航星衍生产品平台(ODP),这个由香港交易所技术团队自行研发的衍生产品平台预计于 2028 年推出,旨在进一步提升交易、清算和风险管理能力,增加集团衍生产品业务的竞争力。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香港交易所稳健可靠的交易结算系统背后的两大要员 -- 集团首席资讯总监梁松光Richard及集团首席科技总监徐庆强John,与我们分享一下集团的科技发展历程。Richard、John,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

Richard & John: 你好Thomas。

Thomas: Richard,不少投资者都知道,香港交易所拥有世界级的交易结算系统,一直以来运作都十分稳健。但对于一些在这方面不太熟悉的听众,你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香港交易所科技发展的历史吗?

Richard: 当然可以。香港交易所的科技发展大可以溯源到香港交易所成立之前,即是2000年两家交易所和三家结算所合并成香港交易所之前。联交所早在80 年代就开始为现货股票市场构建核心关键应用程序,共诞生了三代 AMS,也就是自动对盘系统。AMS 是我们完全从零开始建立的,是一个即时、容错性高和时延敏感的对盘系统。各个版本的AMS 大部分都是由内部团队自行研发的。我们自行研发关键应用程式的经验,加上过去系统可靠出色的表现,均有助我们建立了一种工程文化,令香港交易所有别于其他亚太地区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除了交易系统外,我们也建立了不同版本的市场数据发放系统、结算及交收系统以及存管系统,及设计、建造和维护数据中心内的应用程式和相应的托管基础设施。

Thomas: Richard,我们最近宣布开发ODP平台 -- 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消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开发ODP?

Richard: 回想十二年前,香港交易所于2012年宣布启动「领航星」技术计划。与以往主要专注开发定制化的应用程式去满足特定市场需求不同,领航星计划旨在创建一组软件模块,日后这些模块可以具经济效益地重覆用来构建切合不同业务需要的应用程式。在交易方面,我们于2016年推出了适用于现货市场的领航星交易平台(OTP-C),并大获成功。OTP-C令交易处理量大幅提升,让香港交易所在应对业务增长和市场需求方面有充裕余量,特别是在沪深港通开通之后。与之前的交易平台相比,OTP-C 的速度要快得多,并且允许参与者以低延时方式进行其交易策略,所需的交易时间非常短。OTP-C 的设计也极具韧性,可以满足金融服务业至为严格的容错要求。事实上,我很自豪OTP-C 自推出以来不曾出现过故障,一秒钟也没有。OTP-C成功推出及运作后,我们决定与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一同利用 OTP-C 的模块开发其下一代交易平台,称为 LME Select 10。有赖这些经过充分测试的模块,LME Select 10 拥有与OTP-C 相同的低延时、高处理量和高可用性的特点。既然在香港现货市场和伦敦的金属市场都取得成功,香港交易所自然而然便将目光放到香港的衍生产品市场。我们希望使用这个技术成熟的技术模块,加上我们所拥有的工程人才,为香港交易所构建新一代的衍生产品平台,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为「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计划。

Thomas: Richard,这个计划听起来十分精彩,谢谢你的分享。你觉得这个新平台如何令我们在同业中脱颖而出?

Richard: ODP 将为我们的客户进一步提升交易及结算的能力,包括支持接近全日交易、新增买卖指令类别、设计切合业界所需的界面、提升表现以及提供更佳的测试和连接体验。ODP将以模组化的方式建设,每个模组都可以独立加强,方便日后增加新产品、提升市场微结构及引入其他功能。我们要切合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而模组化的结构能让我们将交易与交易后处理分开,从而有能力实现 24 小时交易。我们也坚持以客为本,而这并非向外部供应商购买平台或系统便可以做到。在这个科技发展旅程中,我们一直与客户及市场参与者密切沟通,切实了解他们的需要,再在我们的平台上实现市场所需。推出 ODP 的同时我们将会作出另一项重大功能优化,就是将保证金计算方式改为风险价值模式(VaR),以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资本效益。衍生产品市场是一个国际性的竞争舞台。就好比一级方程式赛车,要赢得比赛,我们就要有胜人一筹的硬件和技术。我们希望自主研发出有更多功能、更快也更可靠的车,从而脱颖而出。

Thomas: 这个好比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较量,一定非常精彩,大家拭目以待。现在,我们与John聊聊宏观一点的东西。正如Richard刚才所说,香港交易所一路走来推出过许多技术创新,帮助香港提升其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到今天我们更准备开发ODP平台。John,你刚加入香港交易所不久,你觉得香港交易所有哪些优势吗?在科技方面有哪些进步空间?

John: 谢谢您,Thomas。在我入职以来的这几个月,我观察到香港交易所的主要优势,亦是我特别引以为豪的一点,就是刚才Richard所提到的,香港交易所就像一支一级方程式赛车队。我们的优势主要围绕三方面:首先,我们的业务韧性很高,二是我们愿意迎难而上,坚持自行研发技术平台,最后亦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高效高质的精密工程技能。要做到这几点,先决条件是要有一条精英人才团队,因此我们在未来二三十年会着力栽培这方面的人才,这也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Thomas:「精密工程」… 您经常跟我谈到这个词。John,究竟这是什么意思呢?在香港交易所我们又如何推动实现这样的愿景?

John: 精密工程是指一个精准作业,追求非常确定的结果。许多时候大家在说些科技潮语、新趋势等,但事实上,我们的团队需要的是高水平的工程技能,真正专注于解决微秒间甚至毫微秒间的问题。因此我们才说就像一级方程式赛车。因为速度很重要,质量也很重要,正是我们着力发展的方向。

Thomas: 让我们再谈谈ODP – John 你认为这个平台如何表现到香港交易所的高质量工作?如何令我们在其他交易所或同业中脱颖而出?

John衍生产品市场是个全球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其他交易所和同业都参与其中。打个比喻,大家就像驾着非常类似的车,但面对市场竞争,我们必须能在客户眼中、在参与者眼中有自己独特之处,才可能突围而出,在长途赛中超越对手。

Thomas: 展望将来,John您认为未来香港交易所的科技发展如何能为香港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作出贡献?

John: 香港交易所作为市场营运者,我们的技术可以在两方面为本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作出贡献。首先是培育精英人才方面,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突显香港的重要角色。另外,我们会参考研究高端技术,再应用于香港的市场及金融服务业。

Thomas:John、Richard,正如我们集团行政总裁Bonnie在网志中写道:「科技早已融入在我们业务的DNA之中」。你认为香港交易所的未来会是怎样、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科技早已融入在我们业务的DNA之中」又是什么意思?John先说?

John: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团队的表现令我非常自豪,而我们的业务非常重视核心技术。我常说:科技就是业务,业务就是科技,两者密不可分。

Richard: 科技是我们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刚才也说过,一开始科技就融入了我们的DNA,我们有许多具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有能力为市场开发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往绩极佳。我们致力全方位在业务中进一步善用科技,改善市场营运、开发新产品,以至着手设计有助我们把握未来机遇的解决方案。我们锐意把科技发展掌握于自己手中。因此,我们对自家的市场系统投放大量资源,就是要建立稳健、灵活而高效的市场基础设施,让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这样的战略重点将有助我们更切合客户需要、释放营运效率、提升竞争力并发掘可创造合适条件的全球机遇,让金融业可蓬勃发展,同时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Thomas: 除ODP外,未来还有其他有关技术提升的规划吗?

Richard: 除ODP外,我们手头上还有很多其他举措,包括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现货市场的交易后系统设施等,下一次再为你介绍吧。

Thomas: Richard、John,多谢你们精彩的讲解。我们都很期待香港交易所推出未来推出ODP和一系列技术提升措施。感谢各位听众收听本集播客。欢迎浏览我们的社交媒体平台和香港交易所网站收听其他集数。有关香港交易所和旗下市场的详情,请浏览香港交易所网站www.hkex.com.hk。下集再会!

中文译本仅供参考,一概以英文语音版本为准